来自:http://product.pcpop.com/000050997/Features.html
闪光灯的英文学名为 Flash Light。闪 光灯也是加强曝光量的方式之一,尤其在昏暗的地方,打闪光灯有助于让景物更明 亮。使用闪光灯也会 出现弊端,例如在拍人物时,闪 光灯的光线可能会在眼睛的瞳孔发生残留的现象,进而发生“红眼”的情形,因此许多相机商都将“消除红眼”这项功能加入设计,在闪光灯开启前先打出微弱光 让瞳孔适应,然后再执行真正的闪光,避免红眼发生。中低档数码相机一般都具备三种闪光灯模式,即自动闪光、 消除红眼与关闭闪光灯。 再高级一点的产品还提供“强制闪光”,甚至“慢速闪光”功能。
二、闪光灯的作用:
闪光灯的作用是在被摄主 体光线较暗的情况下,闪光照亮被摄主体以取得正确的曝光。闪光灯的自身指标是“闪光 指数”,闪光指数是指闪光灯的 发光强度,反映到运用中,在ISO100的条件下,闪光指数除以拍摄时镜头的实际光圈值就是该闪光灯所能照亮的范围。
三、闪光灯的 类型: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就是“机载闪光灯”和“独立式外置闪光灯”,一些影室用的 大型闪光灯我们以后 再介绍。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两种灯的区别和拍照中的注意事项。
1.机载闪光灯:
先来谈谈“机载闪光灯”。 顾名思义,“机载闪光灯” 就是照相机机身内置,由机身搭载并供电,无法与机身分开的闪光灯。最常见的就是傻瓜 相机上一般位于左上角或右上角(有的是自动跳出来),亮晶晶的那个家伙,在现代单反相机五棱镜上方俗称“机顶灯”的也是它,别看它小,有的时候还真缺不了 它。
“机载闪光灯”的特点是使用灵活 方便,体积和指数都较小,闪光指数多为9~14,距离镜头比较近,功能相对较少。灵活方便相 信不用我说大家也都明白。指数小是“机载闪光灯”的致命伤,决定了 它只能充当配角。在傻瓜相机上,一般镜头的 光圈都比较小,只有少数高档定焦傻瓜相机的最大光圈在2.4~2.8左右。大部分变焦傻瓜相机在广角段最大光圈也只有3.5~4.5,在长焦端只有 9~11,个别长焦端在140mm以上的傻瓜相机最大光圈只有13。大家很容易算出在使用ISO100的胶卷时广角段的有效照射距离是3米左右,长较段甚 至只有1米多。我经常看到许多朋友在使用傻瓜相机拍摄纪念照尤其是集体纪念照时距离被摄主体太远,远远超过了“机载闪光灯”的有效照射范围, 这也就是每年国庆节北京各个冲扩店洗出大量曝光严重不足的黑片的原因。
说“机载闪光灯”距离镜头比较近,相信大家都看得见傻瓜照相 机的内置闪光灯就在镜头旁边,就算是单反相机的“机顶 灯”能够“跳起来”,距离镜头也 仍然是不远。现在我说的“距离镜头比 较近”是指闪光灯发 光的光轴与照相机镜头的光轴距离 太近,如果在夜晚拍照,就会形成难看的“红眼”。讲到这,不得不提到“消除红眼”这个功能。
“机载闪光灯”有一个独特的功能 就是“消除红眼”。“红眼”现象是由于闪光轴与镜头光轴距离过近,在很暗的时候人的瞳 孔相应变大,闪光灯的 闪光透过瞳孔照在眼底,密密麻麻的微血管在灯光照应下显现出鲜艳的红色,形成了恼人的“红眼”,“消除红眼”就是在正式闪光拍摄前先由闪光灯发射一组小闪光,使 人的眼睛瞳孔缩小,减低“红眼”现象的出现。而“独立式外置闪光灯”由于架在照相机顶 部,闪光光轴与镜头光轴夹角很 大、很高,根本不会形成所谓的“红眼”现象。原来有朋友问很高级的闪光灯怎么没有“消除红 眼”功能,那是因为——用不着。
“机载闪光灯”由于种种限制,功 能一直不完备。虽然在某些高档单反相机上的“机载闪光灯”功能也很繁多,能 实现后帘同步闪光,包围闪光曝光,闪光曝光补偿,甚至闪光指数还能随着镜头焦距的变化在14~20间自动变 化,同时改变闪光的覆盖范围,分别覆盖到24mm~85mm。但与高档“独立式外置闪光灯”相比差的还是很 远。
独立式外置闪光灯:
说完了“机载闪光灯”, 再来看看“独立式外置闪光灯”。 这类闪光灯大多制作 精良,指数高,各种功能完备。因为闪光指数的大小可以分为两个档次:指数在35左右的闪光灯,除不能左右“摇 头”外,功能与指数55左右的相差无几,但售价只有后者的1/2左右。
“独立式外置闪光灯”自带电池舱,独立供电,除了常规的前 连、后帘同步闪光,慢快门同步闪光,包围闪光曝光,闪光曝光补偿,手控闪光,多档次光比闪光、对焦辅助灯等常规功能外,大型灯灯头上下活动超过100度, 左右转动超过270度,在室内拍摄人物照片时可以自由的把光打倒墙上或天花板上,用反射光照亮被摄主体,照片显得自然、没有阴影。有的灯可以实现全部快门 速度闪光同步,特别适合在光线强烈的室外拍摄逆光人物照片时给面部补光。频闪功能也是“大灯”有趣的功能之一,在很暗的背景前用频闪闪光拍摄的照片可以得 到一连串静止画面,非常有趣。还有一部分闪光灯可以配合机载闪光灯或另一只闪光灯做多光源遥控分体闪 光,轻易达到专业影楼的效果,这个功能最早出现在MINOLTA3500xi\5400xi和5400HS上,后来把技术转让给了Canon,在 Canon最新的顶级闪光灯550EX 上也实现了这个功能。
综上所述,闪光灯是摄影附件中不可缺 少的一员,无论是轻巧灵便的“机载闪光灯”还是功能繁多的 “独立式外置闪光灯”, 正确的使用都可以给您的摄影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更广阔的天地。
来自:http://dc.pconline.com.cn/jiqiao/jq/0704/996516.html
摄 影的主体即光与影,用光的好坏对一幅作品的成败很关键。目前主流数码相机更多地朝着高像素发展,各种专业的功能也在逐步加入中,但目前各数码相机厂商在用 光的考虑上做得还远远不够:多数民用级数码相机并没有配备外接闪光灯接口,而内置的闪光灯基本上是鸡肋,其闪光灯指数小,没有太多的闪光灯功能设置,一般 只有发光、不发光、消除红眼等,使用闪光所得照片往往是前景过曝,而背景仍旧是黑黑的一片,有时还会带上难看的影子。所以,很多摄友在夜间或室内光线不足 的拍摄中宁可照片虚掉一点,也不愿意使用数码相机自带的闪光灯。
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好的照片,我们必需为拍摄对象补光,在 没有可以借用的光源时,闪光灯就成了便携易用的最好选择。直射打光是用闪光灯补光的一大忌,有经验的拍摄者一般会把闪光灯打到浅色的表面,如墙壁、天花板 上,利用其反射闪光为拍摄对象补光,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是散射光,用在人像拍摄中,散射光效果可以生动地表现出人的体感、质感和空间感。
为了更好地使用闪光灯补光,我们坚持两条原则:一是有外置闪光灯热靴或PC接口的数码相机,一定要为其配置外接闪光灯;二是没有外置闪光灯接口的,尽可 能使用同步器和专为数码相机设计的闪光灯,以求得到好的补光效果。
在使用外接闪光灯补光时有以下几点技巧:
1.闪光灯灯头方向,注意灯头的角度,利用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出射角,大约估算出反射光线的落光位置,使光线通过反射后能够正好落在拍摄对象上。
2.选择反射面一般为浅色,最好为白色,因为闪光灯发出的是冷光源,浅色中的白色可以对光源不加修改地反射,其他颜色的反射面会改变色温,易造成白平衡 误差,而深色表面会吸引掉大量的光,不利于反射补光。建议使用白色塑料泡沫板(可从装饰市场购买,或直接从各种家电包装箱中起缓冲作用的泡沫中选择平板状 的即可),作为活动的反光板,补光时具有柔光效果,实际使用效果很好。
注意闪光时不能正面对着玻璃、镜面或表面光洁的物体拍摄,以 免引起反光,改变一下角度可以避免。
3.选择外接闪光灯尽可能选择上下左右可调角度大的闪光灯,这样在打光时会方便灵活一些。配有 内置反光板的闪光灯价格一般要高一些,或者可以使用用橡皮筋固定白卡纸作反光板是一种很好的廉价替代方法,白卡纸的大小可自由控制,补光效果往往更好。
4.因为利用反射散光补光时,相机一般无法准确测算曝光量,所以建议先根据经验调整光圈与快门拍摄一张,数码相机与传统胶片相机相比 最大的优势是所见即所得,拍摄完成后立即可以看到实拍效果,然后做相应的增减曝光,就可以获得曝光准确的照片。
5.在仅使用一支闪光灯无法获 得好的效果时,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同步器,增加闪光灯的数量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补光,会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图1的照片在拍摄过程中使用了2支外接闪光灯, 一支闪光灯打顶棚反射光补光,另一支闪光灯打侧墙反射光补光,所获得的照片立体感更强。
6.多数低端民用级数码相机不具备闪光灯热 靴,而内置闪光灯往往不能与市售普通闪光灯同步,所以不能使用闪光灯同步器,需要购置专为数码相机设计的闪光灯,价格要高一些。如果你的数码相机上有 PC(闪光同步端子,非电脑)接口,那么也可以实现外闪灯同步补光。
使用外置闪光灯,并不需要做太多的追加投资,但在使用外置闪光灯 补光后,会获得更多的摄影乐趣,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摄影作品来。
来自:http://dslr.abang.com/od/dslr_acc/a/dslr_flash.htm
对 于数码单反相机来说,闪光灯是一个很重要的配件。对于数码单反的进阶玩家来说,除了镜头,一支外置闪光灯是必须要被列入考虑范畴的。
也许你会问,数码单反不是自带闪光灯吗?那为什么还要外接闪光灯呢?当然是因为,外置闪光灯有着内置闪光灯不可比拟的优势。
外置闪光灯有什么好处呢?主要有这几点:
一是功率大。外置闪光灯的闪光指数可以轻易超过50,而一般数码单反内置闪光灯的闪光指数不超过12(闪光指数可以这样简单理解:在ISO 100、F1.0的情况下,闪光灯的有效距离。例如,如果一支闪光灯的闪光指数达到了58,那么在ISO 100、镜头光圈为F1.0的情况下,闪光灯的有效距离就是58米。如果感光度提高或者光圈缩小,那么有效距离会相应地增加或者降低)。可以看出,外置闪 光灯功率更大、在舞台、会议等场合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是回电快。外置闪光灯都采用专用的电池供电,基本不消耗数码单反主机的电池,所以回电很快,一次闪光后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便能重新闪光。而在一些同时需要 和闪光的场合,一般的内置闪光灯就望洋兴叹了。
三是闪光灯灯头可调节角度大。外置闪光灯的灯头可以多角度旋转,这样在布光上更加方便。通过合理的调节,可以使闪光灯出来的效果变得更加自然,不那么生 硬。而内置的闪光灯通常只有一个角度,闪光灯打开后,效果常常会变得不自然。你还可以在外置闪光灯的灯上加入柔光罩等各种设备去调节光强度,从而获得更自 然的效果。
除此之外,某些高级还能和数码单反主机传递各种拍摄参数,例如距离、色温等,这样可以更精确地控制曝光以及还原色彩。某些高级的闪光灯还能实现多台联动闪 光。这些都是内置闪光灯所不具备的。
总之,有了外置闪光灯,使用者就能更加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精彩创意。但是,外置闪光灯的价值也是不菲的,通常从1000多到3000多不等,所以,是否 选择外置闪光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财力做酌情考虑。最后还要提醒一点,并非所有数码单反都带有内置闪光灯,一些顶级的型号,例如佳能EOS 1D和EOS 1Ds系列,便没有内置闪光灯,所以这个时候,一支顶级的闪光灯是必备的,除非你永远不打算使用闪光灯。
0 comments for "DSLR 闪光灯"